比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)

原文在此

「比馬龍效應」意思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「資優學生」,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,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,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
在1966 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中,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,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,再隨機抽出20%為實驗組,然後對教師聲稱這 批實驗組學生是「資優兒童」。大約一年後,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,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。

自信加自尊刺激學習動機
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,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,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呢?原來由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「資優兒童」的學生特別照顧,令這批實驗組學生,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、重視、鼓勵,以及愛護中,增強了自尊和自信,刺激了學習動機,加快了成長速度。

希臘「點石成金」故事
「比 馬龍效應」並非新名稱,本身出自希臘神話,意思是指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比馬龍是塞浦路斯 ( Cyprus ) 的國王,熱愛雕刻藝術,他花了畢生的心血,雕成了一個少女像,命名為加拉蒂 ( Galatea ),並視為夢中情人,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。他真摯的感情,感動了愛神阿芙達 ( Aphrodite ),她把雕像賦以生命,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,並且成為比馬龍的太太。

《比馬龍》( Pygmalion,中文版譯作《賣花女》) 亦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的作品,描述一位學者在倫敦街頭找了個舉止粗魯的賣花女,加以訓練成為談吐高雅的貴婦。後來這故事被改編成《窈窕淑女》( My Fair Lady ),於1956年在百老匯演出,並在1964年搬上大銀幕,成為家喻戶曉的「點石成金」故事。

「比馬龍效應」的教學應用
「比馬龍效應」在教育界備受重視,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,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 ( Self-esteem )。「比馬龍效應」與「自我實現的預言」(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 ) 類似,預言可以是壞事,也可以是好事。最重要的是,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,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。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,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。

本篇發表於 教甄筆記本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迴響

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